请给“兴趣”留一些空间2013/4/10 9:53:19
每年高考一结束,我的微博上便收到了无数考生和家长的留言或评论。这些留言和评论只关心一个问题,考多少分能否上某所大学或者某个专业。每每看到这种留言,我感到很无奈,因为我无法给出明确的回答。同时,我打心底为这些孩子们感到着急,我担忧这些孩子经过十年寒窗苦读后,本以为可以在大学里开始全新的生活,却不知自己可能将遭遇到一个也许影响一生的困恼。
对于专业没有具体要求,只是一味想用分数来套大学,或是尽量选择“热门”的“好”专业的问题来说,折射出的是一种“求压线录取”的心态:只要能进大学的门,专业暂不考虑;或是不管适不适合,先挑“好”专业填上。事实上,还有很多同学是对自己的专业兴趣压根没有想法的,一问都是回答说:“不知道喜欢什么专业,不知道以后想做什么……”。
中国有句古话叫“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其实在当今,不管是男的、女的都怕入错行。读了不喜欢、不适合的专业,虚度光阴不说,而且还影响以后的前途出路。我自己曾经也走过六年的弯路。错误从高二文理分科时就已开始,由于招收理科生的大学也比招收文科生的大学多得多,加之理工类专业比文科类专业要多出几倍,因此明明喜欢文科并且想要从事文字方面工作的我,分科时却选择了理科,结果是学习困难、成绩差强人意。高考填报志愿时,我果断填报了文理兼收的文科类专业,却又因为当时对专业了解不足,勉强读完了自己不感兴趣的“改名换姓”的“新”专业,最终还是辗转通过考研“回归”到自己最初的兴趣点。
常言道,有时候选择比努力更重要,宝贝放错了地方便可能无用。我比别人多花了几年时间找回自己的价值生长点,这是经验,也是教训!指导学生这些年来,我发现还是有许多同学高考志愿填报选择专业时,过分看重分数和志愿的完全等值,忽略了专业选择的根本意义——兴趣,导致入学后发现学非所喜、学非所愿,甚至还有同学无奈退学。《高校招生》2012年第1期主题——“带着‘未来’去高考”,曾经公布过一组统计数据:近年来平均每学年大学退学人数占在校生数的0.75%,即每学年约16万人。退学原因之一就是在高考志愿填报中,由于学生对志愿填报政策不了解,被录取到不理想的学校或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发现自己不喜欢也不适应所选的学校和专业。而那些没有退学的同学,数据显示仅2.1%考生对所报学校和专业表示“非常了解”,35.5%表示“不太了解”,甚至有10%左右的学生表示“完全不了解”,48.6%的学生表示“如果有机会会考虑换专业”,66.1%的学生将“学校知名度”作为填报志愿时的第一考虑因素,对“专业兴趣”因素的考虑程度则少了许多。
其实,专业兴趣对每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性格、兴趣、爱好对学生将来选择大学特别是大学专业密切相关。诺贝尔奖获得者**宁曾说:“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好”影响人的一生。兴趣中隐藏着学习的强大动力。如果一个人对一件事兴趣盎然,就会乐此不疲,不断学习和探索,从而智力得到开发,知识得以丰富,眼界得到开阔,并有所创造,发挥出80-90%的能力,相反则只能发挥20-30%的能力,因此兴趣与成功是紧密相连的。所以说,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获得成功,与他对所学的专业和准备从事的职业是否有浓厚的兴趣有着极大的关系。对于高考生来说,现在选大学和选专业就是为了未来的就业、未来的发展和未来的人生。特别有天赋、有野心的学生以及有远大理想抱负的学生,完全没有必要迁就今后的“饭碗”,压抑自己的兴趣,填报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而应该按照自己的兴趣去挑选专业,不要考虑专业是否冷门、热门。
但对于很多高考生而言,要问他是什么性格?有什么兴趣爱好,很多一时三刻还回答不上来,其中特别是刚参加完高考的考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的高中同学很有必要从现在开始就认真对待这个问题。在高考之前,就要做好较长远的职业生涯规划——关注大学、专业的信息,关注自己的特长和爱好,未雨绸缪、树立目标,减少报考大学的盲目性。(赢鼎教育绥中分布)免费咨询电话;6068999